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大党独有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到的重大理论命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破解之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这充分彰显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沉忧患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
读懂“关键在党”的四个维度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至少可以从四个维度予以阐释:第一,中国共产党承载了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客观存在的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实现国家统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立人民民主、实现文化繁荣兴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内容,也都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具体体现。所有直径交汇的地方就是圆心,亦即最大公约数,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人民群众具体、历史的意愿和要求的差异成为长短不同的半径,党群关系是同心圆。党只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就能固守圆心,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不断地把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牢牢凝聚起来,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第二,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复兴中国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而是一个全新目标和全新任务,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目标要达到行稳致远的效果,注定离不开人民共和国的力量和社会主义方向,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三,党的领导融进了单一制国家治理结构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领导融进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芯片”和关键,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第四,中国共产党通过妇女解放重构家庭结构,通过土地革命重塑生产关系,通过“三大改造”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尚,等等,创立一个全新的基层社会,简称“新社会”。党的政治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方向,党的组织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秩序,党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活力,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确保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成功推进当代中国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可是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逐步显现,党内不少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党内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关于“忧心忡忡”一词,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想来想去,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团结带领全党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如此看来,面对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忧心忡忡”的心态上,而是以实际行动寻找破解之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三个特征融合注定形成“大党独有难题”
何谓“大党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党有何特色?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是从党员规模和组织层级讲;其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从性质宗旨讲;第三,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从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讲。这三个特征融合,注定形成“大党独有难题”。胡乔木同志在199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求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并且要求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所作的决定统一全党的行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党内的思想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难以避免地常常发生的,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大党尤其难以避免。”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与黄炎培著名的“窑洞对”中就表达出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可能在共产党人身上重演的高度警觉。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以“进京赶考”生动比喻,明确提出“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郑重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开启了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党的新路。世纪之初,随着市场经济大潮涌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同志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指出“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党面临“四大考验”,并在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四种危险”,“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具体来看,党的规模越大,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形成共识,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越难;大党的层级越多,自上而下的压力层层递减、责任层层加码就可能出现,导致全党步调一致难、有力执行难;党员规模越大,由上至下的监督成本越高,监督管理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就越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原则不可避免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导致党内外各种利益矛盾协调越难;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随着党生存发展的外部压力降低,要保持革命本色、防止温水煮青蛙就越难;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必须学会洞察世界、引领世界,都有不少难题,等等。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其中,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必然带来坚守初心使命、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等难题,最大规模政党要确保全党在共同政治思想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尤其不易,长期执政容易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精神状态、政治生态等方面形成诸多难题。
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途径
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于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何谓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201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6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阐释: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所谓“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第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要对包括中心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这样就把党的建设与党治国理政一切目标结合起来;第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离开党的领导,党的自我革命就有可能变成“自我要命”。党的自我革命,绝不会自动革命,需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基础在全面,就是要防漏洞、补短板,但是“全面”中也有辩证法,即注重“全面”也要抓“关键少数”,如高级干部、“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等,由抓住“关键少数”向管住“绝大多数”拓展。关键在严,严在“真、敢、长”,严是一种态度,但严中有爱,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也体现了辩证法思维。要害在治,就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通在责任制链条中。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在2015年党中央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中,“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更名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不仅是提法的变更,更是内涵和要求的深刻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原则、主线、布局、目标、任务等清晰展示出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线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布局是“5+2”布局,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等。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初步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应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健全这个体系,需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要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特别是“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表明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予以思考,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予以设计,必须运用辩证法予以统筹。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
党的建设遵循“修楼房”的逻辑,不是做“加减乘除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首先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首先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5+2”布局,然后与时俱进作出动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的贯彻中、从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维的落实中,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比如,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在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二次会议上提出“六个从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四个统一”,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结“六个统一”,在2018年7月3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八项重点工作”,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结了党的自我革命至少九项思想成果,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提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六个必须”。
立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七项战略部署。第一项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布局,继承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发挥统领作用的要求。第二项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体现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布局。第三项部署,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体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布局。第四项部署,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体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属于组织建设的布局。第五项部署,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体现了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和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依然属于组织建设的布局。第六项部署,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把纪律和作风建设相融共进、一体推进,体现了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布局。第七项部署,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是反腐败斗争的布局。这七项部署是“5+2”党建布局的具体落实,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回顾百年大党的自身建设史,党带领人民建立人民政府,让人民起来监督,人民不会推翻自己的政府,从而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党通过自我革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成为人民的政党,人民不会推翻自己的政党,从而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持之以恒实现“第一个答案”和“第二个答案”有机结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供稿:刘成荣/编辑:王宏/责任人:余燕君)